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9.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gxliba.com/cache/0a/7c91e/559f8.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9.com/func.php on line 115
阜陽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時尚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取消長江學者稱號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取消長江學者稱號

時間:2025-05-13 13:10:27 來源:網絡整理 編輯:時尚

核心提示

楊善林 資料圖同濟大學教授張雄曾向全國人大會議提交了關於取消長江學者之類學者稱號評選的建議。建議認為,名目繁多的學者稱號已失去其學術品味,更誘導學術界成了名利場。建議寫道,自1998年教育部與香港李嘉



楊善林 資料圖

同濟大學教授張雄曾向全國人大會議提交了關於取消長江學者之類學者稱號評選的建議。


建議認為,代表名目繁多的建議學者稱號已失去其學術品味,更誘導學術界成了名利場。長江稱號


建議寫道,全國取消自1998年教育部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為提高中國高等學校學術地位,代表振興中國高等教育”,建議共同籌資設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以來,長江稱號各地各方各種學者頭銜呈“湧現”之態,全國取消計有黃河學者、代表珠江學者、建議閩江學者,長江稱號枝江學者、全國取消紫江學者、代表香江學者、建議湘江學者、贛江學者、錢江學者、皖江學者、三峽學者、龍江學者、鬆江學者、兩江學者;以山命名的有泰山學者、黃山學者、華山學者、衡山學者、恒山學者、嵩山學者、天山學者、珠峰學者、昆侖學者、井岡山學者;沒有名山大河的就以地域命名:綠洲學者、燕趙學者、楚天學者、天府學者、三秦學者、三晉學者、黔靈學者、八桂學者、北洋學者、齊魯學者、中原學者、東方學者、瓊州學者等等。不完全統計達50種之多

張雄代表建議教育部終止“長江學者”之類學者稱號評選活動。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工程院院士、合肥工業大學教授楊善林也建議,“國家傑青”頭銜項目結題後不應再使用,“長江學者”離崗後資格應終止

近些年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高層次人才項目和計劃引進培養造就了各個領域的大批高層次人才。不過,高校重金挖人的情況也隨之產生。去年教育部曾發文提出,高校違規高薪挖人,將停止下一年度的“長江學者”推薦資格。

楊善林認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加強管理。他表示,“國家傑青”是人才基金項目,有明確的資助周期,高薪引誘具有“國家傑青”頭銜的青年學者離開原工作單位,既不利於我國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不利於當事人的自身成長。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選的傑出青年基金(含優秀青年基金)回歸項目屬性,“當項目結題後,在各類評價中不應將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以‘國家傑青’的頭銜反複使用。”

相應地,“教育部組織評選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含講座教授和青年學者)應該回歸崗位屬性。”楊善林認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是教育部為吸引和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學科領軍人才而設立的一類特殊崗位,“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離開原有崗位時,原來的崗位需求不複存在,單位和學科的基本條件也發生了變化,應該立即終止該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的資格。”

楊善林還提出,國家有關部門應該製定引導高層次人才潛心工作和有序流動的政策,例如連續資助、延長聘期等,鼓勵高層次人才向“優、需、特、新”的方向流動,鼓勵他們在這些崗位上深入開展長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攻關工作,爭取獲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為科學教育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作出實質性貢獻。


名目繁多的學者稱號的背後是每年層層疊疊的學者稱號評選活動。評選學者稱號原本是為了選拔高層次學術帶頭人。由於目前學科評估、國家實驗室評估有關人才團隊評價體係是以擁有學者稱號的人數多少為量化指標,學者稱號可謂是舉足輕重。不少高校為了提升人才評估指標,不惜用百萬年薪挖走兄弟院校“長江學者”或“國家傑青”,造成學校之間反目之事時有發生。

對於青年學者個人而言,學者稱號不僅僅是名譽聲望,更是獲取科研資源、高薪酬和行政職位的籌碼。有沒有這些稱號關涉到能否獲得學術職位、獲得國家重點項目和基金資助,事關學術前程,青年學者豈敢掉以輕心。青年學者們在稱號、項目林立中忙於申請、報批,如何能夠心無旁騖,專注於學術研究工作?

學術研究須有寬鬆的學術環境,人為設置種種名利學術稱號,誘導學者趨之若鶩,其內涵就是學術大躍進。長此以往,學者稱號越來越多,而學術空間卻越來越逼仄,青年學者的人格、特性和鋒芒也越來越萎縮。在這種氛圍中,那些認真教書、埋頭做學問的沒有任何稱號頭銜的青年學者沒有發展空間和寬鬆的學術環境,則會誘導青年學者熱衷於爭搶學者稱號,使學術界變成了名利場,實在令人擔憂。

網站地圖